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过头了并在 4月中旬 结束这一进程

作者:李陈默    栏目:热点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21-12-15 20:39   阅读量:5811   

内容摘要:渣打: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过头了 当前市场鹰派预期极其浓厚,大家似乎都忘了降低通胀要以什么为代价。 控制高通胀固然重要,但也要关注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最近几天,渣打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StevenEnglander在FOMC前瞻中...

渣打: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过头了

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过头了并在 4月中旬 结束这一进程

当前市场鹰派预期极其浓厚,大家似乎都忘了降低通胀要以什么为代价。

控制高通胀固然重要,但也要关注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最近几天,渣打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Steven Englander在FOMC前瞻中写道,12月15日FOMC会议可能从适度加速taper转向猛踩刹车,并加快加息步伐。石成认为,在一般情景假设下,预计Taper的启动不会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美联储围绕Taper的启动计划,对市场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引导。因此,Taper的市场预期会提前体现在价格波动上,逐渐被市场消化。。

Englander预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从2022年1月中旬开始,加速Taper至每月250亿美元,并在 4月中旬 结束这一进程Englander表示,这样6月中旬的FOMC会就可以宣布首次加息,但美联储不太可能在第一时间加息

而各大投行纷纷预期比渣打偏鹰,taper速度会达到 每月300亿美元,并在3月结束购债期货价格也反映比较鹰派,在5月开始上调利率的可能性约为70%,比认为在6月中旬加息的可能性高

渣打的预期是4月中旬结束购债,被视为略微鸽派,而市场预期在3月底完成Taper,5月开始加息,则被视为鹰派Taper越快,后续的的加息来的也就越早

市场关注的焦点—Taper时间表

Taper时间表是由FOMC成员投票决定的,在Englander看来,2021 FOMC成员总体上偏鸽尽管鲍威尔反复提及提前几个月结束缩减购债,但无论拜登给他开出什么条件,鲍威尔不可能在3月中旬前结束量化宽松Englander认为,几个月肯定不止一个月,所以预计结束日期将提前两个月到四个月

3月中旬结束Taper将意味着2022年将会有三次加息,而三次加息基本上算比较鹰派了如果在4月中旬结束,市场或认为6月是最有可能开始加息的月份

渣打银行预计,在2022年第三季度,只会有一次加息,而4月是最有可能结束Taper的时间可是,考虑到开始加息时,经济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也可能会有新的鸽派成员加入FOMC到2022年结束taper时,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已经放缓,低工资工人的就业增长可能停滞,通胀也可能开始下滑,美联储政策可能并不像市场预期如此鹰派现在看似简单的政策在未来六个月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美联储鹰派和鸽派都相信通缩将会出现

近几个月通胀不断攀升,分析师变得极其鹰派,但几乎没有鹰派人士提到降低通胀需要的牺牲率从传统来看,通胀降低的同时失业率往往会提升

Englander表示,虽在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上并未表明,降低通胀,失业率会上升美联储认为伴随着经济复苏,失业率下降可是,通胀可以毫无痛苦,不付出代价得降低这一说法从以往经验看并不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长强劲,通货紧缩的失业成本很低的情况下,鲍威尔会表现出相当鹰派的态度,但当中期选举到来,就业增长呈放缓趋势时,强硬的鹰派似乎不太可能。

而尽管鸽派认为通胀是暂时性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们仍然一致认为,如果通胀开始下降,同时潜在通胀上升风险较小,那么采取激进政策的理由并不充分鹰派和鸽派的关键参考,在短暂的高通胀消退后,通胀水平如何

关于点阵图和通胀预期

渣打预计,12月份美联储最新的点阵图可能显示为,2022年加息两次以应对通胀,大约4到5名FOMC成员表示加息次数为零或一,六名参与者支持两次加息而2023年,Englander预计中位数为三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1.375%然后到2024年,利率中位数为2.125%,反映出政策将向正常化转变

同时,至少有四名参与者预计,到2023年底利率将达到1.875%或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参与者预计2022年将达到充分就业目标,同时通胀也达到顶峰

此外,渣打预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22年核心PCE中位数可能会向上修正为2.4%或2.5%,反映出其对持续通胀的担忧但2023年和2034年的预测可能要低得多,FOMC认为会通胀会回归正常渣打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PCE会达到2.6%,并认为从第二季度起将开始出现显著的紧缩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