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中国人为啥争当“太空常住人口”

作者:沐瑶    栏目:资讯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1-10-18 07:02   阅读量:7290   

内容摘要:随着神舟13号的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广富三位航天员已经前往中国空间站,他们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在中国,常住人口的统计时间标准是半年,即半年后居住在某个地方的常住人口。按照这个标准,这三名宇航员是中国第一批“太空永久居民”。这也是...

随着神舟13号的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广富三位航天员已经前往中国空间站,他们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在中国,常住人口的统计时间标准是半年,即半年后居住在某个地方的常住人口。按照这个标准,这三名宇航员是中国第一批“太空永久居民”。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停留6个月。

这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进步速度。2003年10月15日,第一位中国游客杨利伟在茫茫太空中受到了欢迎。仅仅18年后,中国人建造了空间站,实现了太空永久居住。

生活在太空中并不容易。首先,它需要很高的成本。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了20多年,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40亿美元,平均每个宇航员每天的费用约为750万美元。这么高的成本,为什么中国人还在努力做“太空永久居民”?

生活在太空是探索未知的需要。

空间站不仅提供了微重力环境,还帮助我们长时间观测地球,同时获得空间站轨道内空间辐射和电磁场的长期数据,可以研究其对人体、各种仪器和材料等的影响。

多看多懂。浩瀚的宇宙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宝库,空间站是通向宝库的桥头堡,太空中的常住人口是桥头堡中的先遣部队。中国人不能错过新一轮科技革命,所以必须有自己的“太空永久人口”。

永久空间是恒星和海洋的起点。

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永恒动力。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我们才能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拓展生存空间,从行星文明走向星系文明。

未来,更多的中国人将进入更远的空间。现在,我们需要积累经验,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载人,开展空间技术实验是未来更远距离、更大规模星际旅行的预演。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各种创新技术的试验场,整合各领域的高科技成果,同时对各领域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活在太空中是我们朝着星辰大海的目标前进的起点。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航天实验室,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独特贡献。中国的“太空常住人口”也将越来越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