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离不开信贷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服务的升级

作者:张璠    栏目:热点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2-08-18 10:20   阅读量:16796   

内容摘要:8月中下旬,银行半年报即将披露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大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截至6月末,普惠类,制造业,基建类,房地产类贷款分...

8月中下旬,银行半年报即将披露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大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截至6月末,普惠类,制造业,基建类,房地产类贷款分别占总贷款余额的10%,10%,20%,25%左右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作用,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市场的企稳

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最近几年来,伴伴随着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增长的加快,以及结构调整政策的推进,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小微效益稳步提升,制造业企稳,基建水平放缓,房地产有升有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具体来看,普惠微贷持续发力,助企惠民成效显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额贷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高到10.6%,普惠小额贷款主体达到52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9倍

普惠小微贷款成效显著一方面,央行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定向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向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发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这些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信贷投放,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政策支持的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刘晓雷认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极大地增强了金融部门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一般来说,小微企业没有抵押物,也没有非常好的信用记录等传统风控需要的数据但伴随着科技的赋能,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完善贷款所需的贷前风控和贷后催收服务

中信银行行长方早前在银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的双重压力,中信银行聚焦普惠和肖伟这两大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主动推进今年一季度,完成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要求年度增量计划的80%,金融精准帮扶贷款和涉农贷款监管考核提前达标,加大了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最近几年来,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监管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也为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发挥了精准导向作用银监会法律部主任齐翔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要扩大信贷增量,继续做好两增考核做好月度监测,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普惠性小微企业年度信贷计划,保持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另一方面,要稳定信贷存量,主要跟踪监测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贷款本息展期政策落实情况,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抓好政策落实,合理运用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为市场主体办理贷款展期,努力做到该缓的都要缓

针对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激励约束不足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的通知》,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保障资金和渠道建设,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扩,降价。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占比逐步触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撑在各方努力下,制造业贷款占比从2010年的17%下降到2020年的9%的趋势得到遏制,2022年6月末上升到9.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以来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贷款总量增长和期限结构优化同步推进,有力支撑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触底企稳,从2020年低点的26.3%上升至2022年6月末的29%

以中信银行为例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788.81亿元,同比增加467.38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195.19亿元,增长46.08%,高于同期全行一般对公贷款20.8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63.97亿元,同比增加436.75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915.16亿元,增长141.05%,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制造业密集地区,制造业贷款增量可观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从信贷供给看,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积极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性引导作用积极运用支农,小额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

《报告》显示,将继续发挥精准滴灌和再贷款正向激励作用,支持扶贫成果巩固和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利用支农小额贷款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乡村振兴信贷,按照现行规定发放扶贫贷款,支持巩固扶贫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好再贷款等工具,增加对本地区农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6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5404亿元,支农再贷款余额13997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1656亿元,再贴现余额614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表示,央行特别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和刺激作用,从支农小额贷款入手一方面金额增加较多,另一方面支农小额贷款,利率非常优惠,包括再贴现此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农民推出的惠农e贷申请和贷款还款均已上线,农民可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实现自动取款和还款,随贷随还,循环使用截至6月底,惠农E贷余额已达7081亿元,比年初增加1634亿元,增速30%针对农村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痛点,农行将农户履约能力,经营状况,信用信誉作为判断放贷的主要依据,大大拓宽了贷款覆盖面和支持领域今年信用贷款占新增贷款的60%以上,信用贷款占现有贷款的一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再贷款并行实施,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二季度,人民银行通过两种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分别投放441亿元和148亿元,合计589亿元两个工具实施以来,人民银行累计发行1827亿元和357亿元,合计2184亿元

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领域体现了碳减排效果的主要特点,一方面涉及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工业领域的节能降碳碳减排工具的支持范围也可以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和倾斜,以增强碳减排工具的政策灵活性,增强各阶段资金对‘双碳’工作的针对性支持未来碳减排支持工具仍有拓展空间,其发行对象有望延伸至大型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耀认为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继续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大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总体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同时建立了金融机构自主放贷,账户管理,人民银行事后报销,总量定额,相关部门用途明确,随机抽查的工作机制它衔接了金融机构贷款和央行再贷款两本账,通过提供低成本再贷款或激励资金,建立了激励相容机制,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

重视稳定总量和优化结构

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符合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更加注重稳定的总量和优良的结构。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边际放缓和房地产向长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仍然相对较少另外,直接融资在上升,在新旧动能转换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信贷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经济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体现,并不意味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减弱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将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离不开信贷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服务的升级未来信贷投放需要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力的关系,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增长点的培育赢得时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的聚焦重点,进退有度,实现正向激励和精准滴灌,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同,满足微观主体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新动能提供支撑,实现总量稳定,结构优进信贷增速可能长期下降,但整体金融支持不会减少

中长期来看,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此外,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质量和适应性将稳步提高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中国绿色转型的投资需求将超过10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增基础设施投资有望超过10万亿元未来两者的年投资总额可能达到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力的关系,破基并举,慢破基快,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赢得时间,另一方面,要抓住有利时间窗口设点,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市旧社区改造,高技术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结构性潜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