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双璧:解构清远鸡与英德红茶的乡村振兴密码
作者:司马尚 栏目:热点 来源:中国经济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5-04-30 22:29 阅读量:8963 会员投稿
内容摘要:【引言】4月底的北江碧波荡漾,茶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在这片岭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清远鸡的啼鸣与英德红茶的氤氲交织成独特的山水诗篇。4月30日,一场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联袂打造的"健康进万家·寻味清远"科普直播,将镜头...【引言】
4月底的北江碧波荡漾,茶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在这片岭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清远鸡的啼鸣与英德红茶的氤氲交织成独特的山水诗篇。4月30日,一场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联袂打造的"健康进万家·寻味清远"科普直播,将镜头对准了广东清远市两大地理标志产品,揭开了"一鸡一茶"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清远鸡:千年驯化的活态传承
"清远鸡的历史比这座城市更悠长。”在麻鸡村生态养殖基地,广东兆焱壹品鲜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梁嘉维指着竹林间踱步的麻羽鸡群介绍道。1600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岭南鸡种",历经世代选育演化,终成"细脚、麻羽、短身"的独特品相。这些在松林间自由奔跑的精灵,日均运动量达2、3万步,肌肉中谷氨酸含量较普通肉鸡高出37%,造就了令美食家惊叹的"鸡有鸡味"。
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从现代医学角度解读:"每百克清远鸡胸肉含24.8克优质蛋白,脂肪仅1.2克,肌苷酸含量达普通鸡种的2.6倍,是术后康复的天然营养品。"在直播间,国家高级营养师蔻蔻现场演示"白切鸡三浸三提"古法,晶莹的鸡皮包裹着琥珀色冻状胶原,引得网友直呼"隔着屏幕闻到鲜香"。
这种舌尖上的美味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碧桂园服务集团副总裁潘品毅展示的实时数据令人振奋: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平台"构建的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独特的三链一心助农模式,清远鸡本场活动销售额单点突破百万。而纵观过去与放眼未来,清远鸡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英德红茶:一片茶叶的科技革命
与清远鸡遥相呼应的,是漫山遍野的英德茶园。在英九庄园的数控车间,非遗传承人易振华轻触屏幕,发酵室内温湿度精准调控在75℃±0.5、湿度85%±2。"过去老师傅'看茶做茶'的绝活,现在转化为8000组数据模型。"他轻捻茶青解释道,智能化生产使茶多酚氧化率稳定在85%以上,造就了英红九号标志性的"金圈红汤"。
广东省农科院操君喜研究员揭开了红茶的健康密码:"英红九号茶黄素含量达1.8%,是普通红茶的2.3倍,临床试验显示每日饮用300ml可使血管内皮功能改善23%。"在茶园深处,声波驱虫装置发射特定频率干扰害虫交配,无人机光谱扫描精准捕捉茶树营养需求,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在此完美交融。
双链共振:乡村振兴的生态答卷
在清远,鸡与茶的互动正在创造新的可能。清远鸡,因啄食林间百虫、饮用天然山泉,辅以人工秘制饲料,每公斤售价达130多元,且因其口感清脆、做法多样,市场口碑非常优质;而英德红茶,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品质及独特的口感,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更是闻名全国。
也正是在清远这片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衍射下,碧桂园"楼下心选"平台打造的"寻味清远鸡"专区,将鸡与茶组合成文化礼盒,搭配烹饪教程与茶艺课程,不仅使农产品溢价率提升,更是在年轻一代的文化溯源中形成了一股风潮。记者注意到,在连江口镇,返乡青年创办的"茶鸡主题民宿"周末入住率达92%,游客既能体验采茶制茶,又可参与竹林抓鸡,传统农事变身沉浸式文旅IP。
从岭南走向世界的味觉名片
这场碧桂园楼下心选精心打造持续3小时的直播,累计吸引超3万人次在线观看,带动清远鸡当日销量增长300%,红茶新品销售突破百万。但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展现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多种可能——当千年物产遇见现代科技,当生态价值碰撞消费升级,乡村振兴便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正如镜头前易振华捧起那杯琥珀色的茶汤所言:"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如今,搭载中欧班列的英红九号正香飘四海,成为英式皇家茶饮。供港冰鲜清远鸡日均发货23万只,岭南双璧正以自信姿态对话世界。在这片热土上,看得见的山水与看不见的技术共振,书写着新时代的"富村山居图"。
【后记】
从1600年前的农耕记忆,到乡村振兴的数字实践,清远用"一鸡一茶"诠释着东方智慧的当代转型。当无人机掠过北江两岸,茶山与鸡舍相映成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阜民丰的现在,更是一个关于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未来样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展翅与萌芽,都在诉说着:真正的乡村振兴,从来都是文化与科技的协奏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